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出炉_小九9体育直播app官网下载
Toggle Menu

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时间: 2025-04-18 07:00:50    作者: 小9体育直播

  “青年夜校”以其独特魅力吸引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加入。图为非遗花灯制作公益课。团县委供图

  1月17日下午,在新兴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员会议上,参会的全体人大代表票决出新兴县人民政府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共12项。这12项民生实事项目心系群众、情系百姓,彰显了人文关怀温度,充足表现了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责任和态度。

  这12项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完善居民医保激励机制;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抽检水平和开展放心消费活动;关心支持青年成长发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服务和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为重点群体提供稳定就业保障和温馨暖心服务;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城镇和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水利防汛抗洪能力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为孕产妇、新生儿提供出生缺陷筛查服务和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优化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和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和优化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提升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和关爱服务水平;提升文体旅休闲公共服务水平和建设绿色健康运动空间。

  聘任3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退休医生担任稔村中心卫生院(县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加强服务能力建;推动上级“三甲”公立医院专家到新兴县县级医院开展技术帮扶,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鼓励居民连续参保,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800元。鼓励居民加强健康管理,对当年未发生居民医保基金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800元。两项激励额度可累加。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抽检水平和开展放心消费活动

  普惠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前提。去年以来,新兴加强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抽检量不少于2220批次,其中开展“你点我检”食品抽检超150批次。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不少于18000批次。完成药品监督抽检不少于70批次。开展放心消费“双承诺”活动,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40家,线家。

  严抓食品安全监管。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全县在产在营包保企业5297家,包保干部623位,督导完成率、督导整改率均为100%。完成食品抽检1430批次,合格率97.06%;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21487批次,合格率99.30%。销毁不合格食用农产品381.11千克。开展春秋季校园食品安全、“酒”清源打链、肉类产品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严抓药化械安全监管。深入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开展药化械网络销售、特殊药品等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中药领域掺杂使假、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以及经营未经注册或者备案、夸大虚假宣传化妆品等行为。今年以来累计检查“两品一械”经营使用单位1263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616人次。完成药品抽样70批次,抽检合格率100%。立案查处“两品一械”案件35宗,罚没金额35万元。

  2025年,新兴将继续发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聚焦关心支持青年成长发展,发力2025年,新兴将推动“1+12”县镇两级青年夜校建设,实现县、镇级青年夜校全覆盖,打造一批精品特色课程,开设课程活动超100期(次),覆盖青年3500人次。开展“青创未来”公益成长营,覆盖全县各镇,更好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今年,新兴将联动1个12355阵地、1支志愿队伍及超过60个青少年服务岗,常态化向青少年免费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服务超1000人次,开展“12355青春自护”心理健康知识宣讲超20场。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健康教师培训(线人次。强化家校社协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线场次,提高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加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人员的全覆盖培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活动不少于10场次,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构建基层心理服务体系与危机干预机制,开展禅文化与心理健康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三进”活动。

  养老,事关“银发族”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高水平增进老年人福祉,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今年新兴将聚焦提供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服务和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为85名65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服务及指导、心理支持和能力综合评估等上门服务。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保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不低于50%和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不低于65%的目标,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超400人次,全县养老机构院长和养老护理员培训上岗。评定为一级以上服务等级的乡镇级公办养老机构、评定为二级以上服务等级的县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有率达到80%。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局,一头连着民生冷暖。新兴全面落实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部署,持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助力高校毕业生及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季节性缺工难题,新兴主动搭建就业供需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依托云浮“好易工”小程序发布招聘与求职信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让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云牵手”。

  除此之外,新兴还积极举办“南粤春暖”“筑梦青春点·就业启航”“职引未来”“金秋招聘月退役军人专场”等系列招聘会,以辖区招聘企业为主,依托辖区多功能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驿站,搭建就业供需平台,积极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2025年,新兴县相关部门将不断强化就业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重点人群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新兴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行动,全县累计建成3个提供求职登记、岗位推荐等便民服务的“就业驿站”。开发储备50个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的就业困难群体等。支持高校毕业生留新就业,按规定落实粤东西北补贴等扶持政策。募集就业见习岗位300个,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新的一年,新兴将持续抓紧抓实就业服务,用好用足就业帮扶政策,答好民生答卷,以高质量就业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近年来,新兴县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制定《新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5年)》,锚定“2025年底达100%”目标任务,扎实推动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扩容提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积极推广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采用何种治理模式,一直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难题。因地制宜则成为新兴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键。新兴县以镇为单位,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调查摸底,逐村核实辖区内各自然村基础信息及设施运行维护情况,对照全覆盖要求逐村建档。根据摸排结果,结合治理现状及财力情况,合理确定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庄、治理模式、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运维管理模式、资金来源等,形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村一策”台账。

  发力2025年,新兴县将因地制宜采取资源化利用、单独建设设施、纳厂统一处理等方式,“建管养”一体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2025年底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之本。近年来,新兴县深入实施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推进太平镇和水台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不断的提高农村供水标准和保障水平;编制《新兴县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实施方案》,推进县域供水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监管、同服务。

  同时,加快实施新兴输水管道工程、新成产业集聚区及供水主管线路周边引水工程和新成产业集聚区(北园)泵房连接管工程,优化县城及周边供水格局,全力构建可持续供水保障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新兴县北峰水厂曾获评水利部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示范带动全县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发挥最大惠民效益。

  发力2025年,新兴县将启动堤防达标加固工程前期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堤防达标加固工程,不断补齐补强防洪工程基础短板弱项,全方面提升防汛抗洪减灾能力,为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同时,将继续推进太平镇、水台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切实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为2510名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2170名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G6PD缺乏症(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听力筛查。积极倡导并支持社会组织和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参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托位数不少于4.2个的目标,满足群众日渐增长的托育需求。

  2024年,扩建后的凤凰小学正式迎新,新建的翔顺敏行小学及其幼儿园、翔顺育才学校幼稚园和迁建的新城镇第一幼儿园正式启用,承担的三项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顺利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延伸到小学和高中……新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新成效。

  2025年,新兴县计划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从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惠及残疾学生200名。

  此外,新兴还将选取1所县城优质公办园建立资源中心,探索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机制,辐射提升镇域其他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开展省首批示范性幼儿园共同体培育工作,按照“1+N”模式,选取1所优质公办幼儿园作为带动园,5所以上符合培育条件要求的幼儿园作为参与园,打造1个示范性幼儿园共同体,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创新办学模式,支持佛山市组团式融入式托管帮扶新兴县华侨中学,以点带面提升县中教育教学质量。引导中小学进一步创设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并探索建设1所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学校,辐射带动县内中小学环境育人水平。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从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

  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2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危旧桥梁口改造2座,强化出行安全保障。优化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超50个。

  一直以来,新兴县都格外的重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用足用活社会救助政策,全力兜住群众基本生活底线,筑牢织密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程度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发力2025年,新兴将“提升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和关爱服务水平”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其具体任务是:逐步缩小城乡社会救助差距,农村低保标准占城镇低保标准的比例达到80%,城乡低保补差水平不低于当地现行水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202元、270元提高到209元、280元。按照省、市2025年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标准,落实好新兴县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时高效处置预警信息,实施精准化救助。

  开展送戏进乡村、进社区、进景区12场。组织实施社区运动会5场。加强完善斗六山生态建设综合示范点,建设1个山地公园。